【导语】:走京承高速过密云到不老屯,再沿着琉辛路前行27公里,就到了古老的燕落村。燕落于北魏太平真君初年建县,于后梁乾化三年废县,其间东魏年间的安州、安乐及广阳郡皆在燕落,隋朝开皇六年的檀州治所也在燕落,470多年的时光确实给一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太多的记忆。
燕落村地址:北京市密云县不老屯镇
燕落村地理位置示意图
燕落村交通:
公交:乘坐密19 路、密20 路、密21路、密24 路,到燕落下车步行16米即到。
自驾:从京承高速公路驾车到琉辛路,再驶到终点。
燕落村简介
走京承高速过密云到不老屯,再沿着琉辛路前行27公里,就到了古老的燕落村。燕落于北魏太平真君初年建县,于后梁乾化三年废县,其间东魏年间的安州、安乐及广阳郡皆在燕落,隋朝开皇六年的檀州治所也在燕落,470多年的时光确实给一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太多的记忆。
“惊破霓裳羽衣曲”的安史之乱尽人皆知。在那一场让万千江山尽沉战海的叛乱发生八年后,叛军败局已定,然而史思明之子史朝义逃至老巢广阳城(今燕落古城),希图东山再起。其时广阳军民深明大义、拒而不纳,史朝义才终于在走投无路之际自缢于广阳城下,安史之乱最终得以平定。
今天长方形的燕落古城建在一片黄土台地之上,墙体为粗沙黄褐土夯实筑成,周长两千八百多米,占地大约两万四千平方米。城中漫步,见古城南城墙损毁严重,东西城墙尚存两三米高低不等的几段墙体,而高2米有余的北城墙则相对完整。古城墙之上有荒草树木随意生长,下部墙边有农具柴草之类靠墙立着。同行的燕落村李广印随手搬开城墙根儿一捆柴草,墙上的黄土立即哗啦啦地掉下了一片。李广印介绍,早先的燕落村有一条老街,西头有座老爷庙,东头有座二郎庙,南边有座九神庙,当街一座龙王庙。在燕落老村的制高点上还有一座三重大殿的大庙,后街又有一座两重大殿的下寺,大殿当中都有佛菩萨神像供奉着。从村里的大庙往北走有一条因为佛塔得名的山沟叫作塔沟。顺着塔沟往北大约三公里,是著名的云峰山。云峰山古称朝卷山,海拔675米。此山不惟千岩竞秀、林木葱茏、流水潺潺、鸟语花香,在当地人说来,她就是神仙世界、古佛道场、人间福地、文化殿堂了。
在山势险峻的云峰山上,曾经建有十几处佛教寺院。其中,桃花庵也称吉祥寺,密云“旧八景”之一的“庵伴桃花”即指此处。清光绪8年《密云县志》记载:“石匣西北,地极清幽,山路回环,清泉曲绕,当春令桃花盛开,尤为佳绝,时人比之武陵桃花源。”当时,每至春和景明,山桃绽放,桃花庵前车流如水、人声如潮,红男绿女、人面桃花,构成了一幅饶有情味的世俗风情画。邑人孔法祖曾作《云峰桃花》诗,道是“好景迎人媚,行人目未停。波光明作练,山色翠为屏。鸟语云中树,鱼掀水上萍。余情收不尽,留说与丹青。”
曾经的桃花庵由山门殿、前殿、后殿及东西配殿组成,等岁月沧桑、繁华老去,古寺如今只留下石碑、古井伴着年年盛开的寂寞桃花了。建于北齐天保五年的大安寺(又称白猿寺)是云峰山当年规模最大的寺院。据《大金重修大安寺之碑》记载,此寺至北齐武平三年,有房舍百间,受戒僧九十余人。奈何成于千年,坏在俄顷,大安寺最终毁于清末战火。建在云峰山一处高台上的超胜庵也叫卷朝庵。其寺坐北朝南,两进院落,占地两亩有余。经考证,超胜庵初建于东汉明帝时期,距今一千九百多年,为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寺院。超胜庵明清两代均有修复,后来遭侵华日军焚毁,直至1996年再次重建开光。漫步超胜庵,听钟声梵唱从时间的深处隐隐传来。此时高天明澈、秋山萧远,纷纷落叶随风自在,于是尘心为之一爽。
佛国仙山一样的云峰山,自然离不开燕落古城四百七十年丰厚的历史遗存,而且直到后梁乾化三年废县改燕落庄之后,历代僧俗信众官民人等仍于云峰山佛教道场悉心经营,屡有光大,以致伽蓝林立。遥想当年,在四山远近万千梵唱之中,多少文人墨客忘情山水、流连忘返,以致孤石之上、绝壁之巅,留下众多石刻,使青山绿水熠熠生辉。其中,超胜庵背后一条南北向的峡谷当中有灵境摩崖石刻群,“灵境”、“苍玉屏”、“云峰山”等石刻于山水之间颇有画龙点睛之妙;大安寺旁边,有竖排隶书“古佛道场”四字刻于悬崖之上。崖下有石台,大小可容数十人围坐,为前辈僧众参禅打坐之地。
作为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、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,云峰山石刻涵盖篆书、隶书、楷书、勾勒体等多种字体,加之朴拙的质地与灵动的气韵,使云峰山文华璀璨、三步一景。行人至此,往往驻足流连、品味良久,于世事人生多有感悟。云峰山中尚有“普门桥”、“积翠崖”、“南天门”、“成佛石”、“五方佛塔”、“无尽意台”等众多景点,若心清净、皆可观瞻。山上极目远眺,可见密云水库一幅蔚蓝色的图画;而当年潮河南流、稻黍飘香的燕落盆地,早已沉入烟波深处。桑田沧海,自古如然。